(一)液压元件安装
①管式阀类的连接,是通过管子、管接头或法兰所组成的液压系统,其优点在于元件品种较为齐全,只需管子和管接头便可组装,且方便寻找故障点。缺点在于管道多且不紧凑,配管工作量较大,易于产生振动、噪声和泄露,更换元件时需拆卸管道,维修较为不便;
②板式阀类元件的安装方法可分为三类:
a.安装于座板上,通过座板的螺纹孔与管子、接头相连,其优点在于可组装各类液压系统,元件较为集中,便于安装和维修,管道的牢固性与密封性较好。缺点在于配管的工作量与安装空间较大;
b.油路板连接,元件可安装于设有特定加工孔的油路板上,其优点在于结构紧凑、易于换阀,且可节省大量的管子与接头,压力损失、振动、噪声与漏油都较小。缺点在于加工成本较高,不便于系统改进;
c.由油路块将阀安装于前端、右面与背面,左面安装管接头用来连接执行元件,其优点在于通道减短,压力损失较低,系统振动较小,漏油减少,且便于改进和更换,能组织成批生产,缺点在于质量较重。
③叠加式集成,是将阀体做成标准尺寸的长方体,使用时将其在座板上予以叠加,随后以拉杆进行紧固,其优点在于可消除阀块之间的连接管路,使系统更加简化,促使系统组装更灵活,且便于油路的改进。
(二)油泵与电动机的安装
在液压系统中,油泵通常都用支座或法兰进行安装,其注意事项可归纳为五点:
①油泵和电动机以弹性联轴器连接时,油泵轴不允许承受径向载荷;
②安装时,电机与油泵应处于较高的同心度和垂直度(其偏差值为0.1mm以内,倾斜度≤1°);
③安装油泵时,吸油口的高度一般要求距油面≤0.5m,若泵无法自吸,则需另外添加辅助油泵予以供油;
④油泵安装后,进、出油口必须与旋转方向一致,且不得反转;
⑤安装联轴器时,不易敲打,以免损伤泵内的转子。
(三)油缸安装
油缸的安装必须严格按技术要求操作,保证安装牢固可靠不得松动,若安装往复式型油缸,应注意以下七点:
①安装前,需确认轴端、孔端处的加工质量,倒角并去除毛刺,且用试车油或汽油清洗并吹干;
②安装面与活塞滑动面应保持一定平行度与垂直度;
③油缸中心线与负载力的作用线需同心,以避免形成侧向力造成密封体或活塞的磨损;
④活塞杆端的销孔座与耳环销孔需方向一致,避免油缸受耳轴为支点的弯曲负载或造成磨损卡死等不良现象;
⑤当油缸的行程较大、环境温度较高时,油缸宜只固定一端,另一端则保持自由拉伸状态,避免因热胀效应造成缸体变形;
⑥行程较大的油缸,需在缸体和活塞杆中设置轴承,防止因自重造成向下弯曲的现象;
⑦油缸的密封圈不宜装的太紧,特别是U型密封圈,若密封过紧,则将导致活塞杆的运动阻力进一步加大。
(四)滤油器的安装
为保证液压系统的正常运作,必须严格控制油液污染问题,因此当液压系统进行安装时,可在适当部位安装具备一定的滤油精度和一定容量的滤油器,根据其安装部位的不同,其效果也各有差异,其常见的安装部位集中于吸油管道、油泵压油管道、回油路三种:
①当滤油器安装于油泵的吸油管道处时,其优点在于液压系统所有元件可减少杂质颗粒的影响;缺点在于增大了油泵的吸油阻力,若滤油器发生堵塞,油泵吸油腔可能出现空穴现象,且无法阻止油泵的破损颗粒进入液压系统内;
②当滤油器安装于油泵压油管道上时,其特点在于便于维修其他元件,元件强度相应增大,开启压力略低于滤油器所允许的*大压力差,且安装需配置溢流阀油路;
③当滤油器安装于回油路上时,其需位于直流管道、关键阀类之前。
感谢每一位阅读本文的朋友,您们的理解与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大动力。如果您觉得本文还不错,就请不妨转发至亲们的朋友圈与更多好友一起分享吧!武汉华液传动制造有限公司全体真诚欢迎您的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