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工程机械可以如此发达的真正原因
  • 市场分析
  • 2015-05-30 10:58
  • 来源:中国液压网
  • 标签:
  •   工程机械用于工程建设的施工机械的总称。广泛用于建筑、水利、电力、道路、矿山、港口和国防等工程领域,种类繁多,尽管德国工程机械并没有占据世界**的位置,而是排在美国、日本之后,但其产品种类繁多,市场细分程度高,加之其接近80%的出口份额,“德国制造”名声远播海外,在全世界消费者心目中已经超越美国日本的地位。

      尽管德国工程机械并没有占据世界**的位置,而是排在美国、日本之后,但其产品种类繁多,市场细分程度高,加之其接近80%的出口份额,“德国制造”名声远播海外,在全世界消费者心目中已经超越美国日本的地位。如此的魔力从何而来?为何德国工业技术能受到全球权威机构的高度评价?它是怎样做到长盛不衰的?

      国家强有力政策提供基础保障

      德国在许多工业制造业技术方面持续引领世界潮流,这与德国政府对工业技术创新的长期支持密不可分。从19世纪后期到二战后,德国政府一直在通过国家干预工业创新政策,不断调整创新体系,建立了有效的创新成果扩散机制。

      上世纪90年代至今,德国政府一直致力于积极促进大学、研究机构、企业三方在知识资源共享和工业技术扩散方面的深度合作,建立了许多技术与发展中心、科技中心、革新与技术创新中心等工业技术扩散机构。

      更为重要的是,德国政府还为工业的发展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商业环境,这对德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积累非常关键。

      重视研发投资为发展提供动力

      德国一向重视工业技术研发投资,如果没有持续的、大量的研究开发资金,也很难在当今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因此,以企业为主体的工业研发投入的快速增长已成为德国保持工业技术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即便在德国遭遇金融危机后研发投资力度也得到迅速恢复,超越其他欧盟国家。

      众所周知,德国拥有许多全球大型企业,但工程机械行业更多的是人数很少的家族式中小型企业,作为大企业的合作伙伴存在,这就决定了它们必须具有很高的专业分工水平,能够成为大企业的长期合作伙伴,为德国工业创造出高质量的产品。它们必须不断投资研发经费,不断获得*新技术才能保证长期合作。

      双轨制教育体制培养优秀人才

      “德国制造”的成功离不开富有活力和高水准的技术工人,受过良好教育的高层次技术人才是这一行业*宝贵的财富,德国工程机械行业有近20万名工程师。只有优秀的技术工程师的人力保障才能确保工程机械产业创新,进而确保国际竞争地位。在培养技术工人的过程中,德国注重推行双轨制职业教育,即由学校和企业联合展开职业教育。学校负责传授理论知识,企业为学生安排到一线实习和培训。政府对数百个职业制定毕业考核标准,以确保教学和人才质量的评判水平。在德国,一个技术工人的平均工资远高于英、法、美、日等国,与白领阶层相差无多。正是这些技术娴熟的工人才能使德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始终保持强大竞争力。

      工业4.0

      德国企业中的劳资关系相对稳定,而稳定的劳资关系对工业技术的持续创新作用很大。一般讲,德国企业员工为同一家企业工作的时间很长,企业主也更愿意在员工技术培训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因此,相对于英国的企业来说,德国企业拥有一支数量更多、技术更娴熟的普通技工队伍,他们对新工业技术的领悟和推广能力很强,成为德国工业技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

      人性化创新设计拥有未来市场德国工程机械有了政策、研发和人才的三大保障后,又在创新领域取得长足发展,这就是人性化创新。德国企业在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中注重与用户沟通,精于细节,保证了产品的针对性和售后满意度。

      在不断提高性能的同时,安全、环保和人性化设计也是改进产品的重点,如德国正在研发的新型混合动力挖掘机,可降低能耗40%,同时大幅减小噪音,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还有许多企业为机器配备高精度的燃料过滤器,从而提高使用寿命,将机械保养周期延长到5000工时,即节省保养成本又利于环境保护。人性化设计是当今工程机械的发展趋势,也是德国工程机械企业追求的目标,例如让驾驶座椅和操作台360度随意转向,使驾驶员的视野更直观,从而提高使用安全性。

      分析完问题,我们才清晰的看到差距,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和企业要有一段很长的路继续扎实走下去。我们应借鉴德国工程机械发展思路和经验,追求卓越,虚心向“德国制造”学习。

    相关资讯
    • 2018年仪器仪表行业增速将达9 这些需求将爆发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强化实体经济吸引力和竞争力,优化存量资源配置,强化创新驱动,发挥好消费的基础性作用,促进有效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合理增长。2018年世界经济虽然有望继续复苏,但不确定性因素始终存在,美国政府美国优先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对[详细]
    • 追赶机器人“四大家族”
        导读:中国国产机器人市占率从2013年的26提升到了2016年的33,三分天下有了国产机器人的一份,但依然是跟跑者。从搬运、码垛、焊接等生产活动,到读报、陪护等生活活动,再到排雷、战斗等军事活动,机器人时代正在来临。机器人是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制造业重要自动化装备。按照应用领域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详细]
    • 机器人智造 从“有”到“好用”
        虽然,像《复仇者联盟》里钢铁侠这样的战斗机器人目前仍旧停留在科幻电影里。但作为20世纪人类伟大的发明之一,以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为主的机器人产业已经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生产等各种领域。其中,工业机器人与工业大规模生产息息相关,能提高效率、削减生产成本、提升品质、降低能耗。从2015年《中国制造2025》规划落地开始,我国的机器人产业已进入高速的追赶期,同时,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加速向高端产品[详细]
    • 国家资源库先导工程二阶段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培训会议召开
        5月14日至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重庆市举办了“国家宏观经济信息资源库先导工程二阶段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培训会议”,为各省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提供技术指导及经验分享。为了实现“十三五”期间全国重点用能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不低于15、单位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不低于18的目标,国家发改委开启了“国家宏观经济信息资源库[详细]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