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政策出台 工程机械行业有望再迎春天
  • 市场分析
  • 2015-06-02 13:25
  • 来源:中国液压网
  • 标签:
  •   伴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建设、“一带一路”建设、铁路投资有望加码等利好政策的出台,各地纷纷掀起一股建设高潮,期望能够借助国家利好政策加快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也希望能够借助国家政策从中分得一杯羹。

      目前,国家各项措施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制造业也在稳步发展,为处于低迷期的制造业带来了新的希望。据统计,5月中国制造业PMI小幅回升。6月1日,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公布数据显示,5月,制造业PMI为50.2%,较4月回升了0.1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保持在临界点上方,走势总体平稳。

      5月中国制造业PMI小幅回升,而工程机械行业作为制造业的典型代表的发展又如何则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虽然5月份工程机械产品销量还未公布,但是利好工程机械行业的相关政策一再释放,让行业内人士看到新的希望。

      PPP新政加速出台,加码交通和水利行业

      发改委、财政部等六部委制定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今天开始起实施。PPP模式,也就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迎来新的热潮。根据媒体报道,财政部研究制定的"PPP物有所值指引"将在这个月出台。此外,财政部正在研究如何成立PPP基金,以及PPP项目发起机制、中介付费机制等政策。业内人士分析,今年地方政府公共预算支出约14.6万亿元,以10%来算的话有1.46万亿元可作为PPP财政补贴。考虑到PPP项目的商业设施也有收入,这1.46万亿元每年可以撬动二三万亿元投资,发展空间很大。目前,各地已公布的2015年PPP项目计划投资总额已突破万亿元。而在发改委目前已经公布的PPP项目库中,交通和市政项目占大部分。而水利领域也是PPP模式发展的重要阵地。业内人士认为,作为基建投资重要资金来源的PPP模式将成为投资稳增长中的重要来源。从*新出台的政策看,交通和水利行业投资在加码,新一轮掘金热潮即将开启。

      中央预算设专项投资支持长江经济带交通走廊建设

      为发挥中央资金对地方和社会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发布《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工作方案》,将从中央预算内投资中设立专项,用于补助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相关项目建设,专项实施年限为2015年~2020年。

      《工作方案》规定,本专项采取投资补助方式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范围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长江干支线航道、铁路、公路、航空等重大交通建设项目,以及弥补发展短板的长江干支线港口“*后一公里”集疏运建设项目和长江经济带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项目等。今年重点安排长江干支线港口的铁路连接线、长江干支线港口的道路连接线、长江经济带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综合交通枢纽建设项目,之后根据需要再做调整。

      记者了解到,今年的补助标准是以总投资扣除征地拆迁费用为计算基数,东部地区项目按15%、中部地区项目按20%、西部地区项目按25%的标准予以补助,且补助单个项目的资金不超过2亿元。

      《工作方案》强调,项目汇总申报单位应制定监管措施,并严格执行。国家发展改革委适时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抽查,重点检查项目管理、资金使用、施工进度、工程质量等;实行追踪问责,对于投资计划执行不力的项目,采取通报、批评或收回、扣减、暂停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等措施。

      发改委新增4大领域投资工程包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安排,目前各地方发改委正在紧张地筹备新一批工程项目,期待能尽快纳入到各省以及全国的“十三五”规划。

      5月13日,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在促投资稳增长电视电话会议中提出,加快重大工程建设,充实完善现有的7大工程包、6大消费工程等,筹划新兴产业、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现代物流、城市轨道交通等4个工程包。

      截至目前,安徽芜湖新增“十三五”规划项目157个,总投资2161亿元,并已上报国家和省发改委。

      某地市发改委投资科人士指出,实际上很多新增项目都准备了很久。“国家发改委未提出要求时就开始准备了。”他说。

      据记者了解,目前各地上报的项目涉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车、机器人、轨道交通装备关键技术等领域。

    相关资讯
    • 2018年仪器仪表行业增速将达9 这些需求将爆发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强化实体经济吸引力和竞争力,优化存量资源配置,强化创新驱动,发挥好消费的基础性作用,促进有效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合理增长。2018年世界经济虽然有望继续复苏,但不确定性因素始终存在,美国政府美国优先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对[详细]
    • 追赶机器人“四大家族”
        导读:中国国产机器人市占率从2013年的26提升到了2016年的33,三分天下有了国产机器人的一份,但依然是跟跑者。从搬运、码垛、焊接等生产活动,到读报、陪护等生活活动,再到排雷、战斗等军事活动,机器人时代正在来临。机器人是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制造业重要自动化装备。按照应用领域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详细]
    • 机器人智造 从“有”到“好用”
        虽然,像《复仇者联盟》里钢铁侠这样的战斗机器人目前仍旧停留在科幻电影里。但作为20世纪人类伟大的发明之一,以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为主的机器人产业已经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生产等各种领域。其中,工业机器人与工业大规模生产息息相关,能提高效率、削减生产成本、提升品质、降低能耗。从2015年《中国制造2025》规划落地开始,我国的机器人产业已进入高速的追赶期,同时,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加速向高端产品[详细]
    • 国家资源库先导工程二阶段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培训会议召开
        5月14日至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重庆市举办了“国家宏观经济信息资源库先导工程二阶段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培训会议”,为各省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提供技术指导及经验分享。为了实现“十三五”期间全国重点用能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不低于15、单位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不低于18的目标,国家发改委开启了“国家宏观经济信息资源库[详细]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