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再平衡 7月制造业PMI回落至50
  • 市场分析
  • 2015-08-13 14:28
  • 来源:中国液压网
  • 标签:
  •   尽管7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略微下降,但非制造业PMI连续两个月环比上升,高技术制造业增速加快,制造业结构继续优化。中国正经历着从制造业驱动向非制造业驱动的再平衡。

      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50.0%,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而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两个月环比上升,达到53.9%,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

      “7月份制造业PMI指数小幅下降,但仍在50%的荣枯线上,表明未来经济增长总体仍然趋稳,但稳定的基础不够巩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员张立群指出,各项订单指数均小幅下降,显示国内外市场需求水平仍不够稳定;虽然产成品库存指数小幅下降,但采购量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进口指数等都小幅下降,反映企业信心不足,去库存活动仍有可能继续。

      交通银行高级研究员刘学智称,受近期天气影响制造业开工不足,以及大宗商品及原油价格下跌,是拉低当月制造业PMI的重要原因,未来制造业景气状况不会持续下降。

      分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型企业制造业PMI均有所回落。其中,大型企业PMI为50.6%,虽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但仍连续位于扩张区间;中型企业PMI为50.0%,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小型企业PMI为46.9%,比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继续位于收缩区间。

      在制造业相对疲软的情况下,非制造业连续回升,运行的稳定性有所增强。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9%,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其中,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两个月环比上升至52.8%,成为拉动非制造业上升的主要动力。

      “7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回升,市场活动表现较为活跃,有利于经济平稳向好的积极因素继续释放。”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说,与生产相关的批发业活动上升,反映企业采购活动趋于活跃,制造企业扩大生产的意愿增强;与居民消费相关的邮政快递业、旅游业、航空及道路运输业明显回升,反映居民消费需求明显趋旺。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认为,不必过度强调7月PMI数据的疲软,毕竟这只是单个月份的读数,而且可能是由于受到股市动荡的影响。

      朱海斌表示,中国二季度的增长复苏主要靠服务业驱动,服务业增长率从一季度的7.9%增长到上半年的8.4%。制造业的增长率则继续下降,从一季度的6.4%下跌到上半年的6.1%,不过下行势头有所减缓。“这不是坏消息,因为它反映了经济的再平衡。”朱海斌说。

    相关资讯
    • 2018年仪器仪表行业增速将达9 这些需求将爆发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强化实体经济吸引力和竞争力,优化存量资源配置,强化创新驱动,发挥好消费的基础性作用,促进有效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合理增长。2018年世界经济虽然有望继续复苏,但不确定性因素始终存在,美国政府美国优先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对[详细]
    • 追赶机器人“四大家族”
        导读:中国国产机器人市占率从2013年的26提升到了2016年的33,三分天下有了国产机器人的一份,但依然是跟跑者。从搬运、码垛、焊接等生产活动,到读报、陪护等生活活动,再到排雷、战斗等军事活动,机器人时代正在来临。机器人是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制造业重要自动化装备。按照应用领域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详细]
    • 机器人智造 从“有”到“好用”
        虽然,像《复仇者联盟》里钢铁侠这样的战斗机器人目前仍旧停留在科幻电影里。但作为20世纪人类伟大的发明之一,以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为主的机器人产业已经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生产等各种领域。其中,工业机器人与工业大规模生产息息相关,能提高效率、削减生产成本、提升品质、降低能耗。从2015年《中国制造2025》规划落地开始,我国的机器人产业已进入高速的追赶期,同时,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加速向高端产品[详细]
    • 国家资源库先导工程二阶段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培训会议召开
        5月14日至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重庆市举办了“国家宏观经济信息资源库先导工程二阶段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培训会议”,为各省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提供技术指导及经验分享。为了实现“十三五”期间全国重点用能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不低于15、单位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不低于18的目标,国家发改委开启了“国家宏观经济信息资源库[详细]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