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标准体系 推动工程机械质量与国际接轨
  • 市场分析
  • 2015-08-18 16:07
  • 来源:中国液压网
  • 标签:
  •   国务院总理***在今年初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明确指出,推动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提高产品和服务标准是关键,必须着力改变目前一些方面存在的标准管理“软”、标准体系“乱”和标准水平“低”的状况,并明确了一系列改革举措。之后,国务院印发《深化标准化改革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这意味着,标准改革正从“设计图”转向“施工图”。

      为深入学习领会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精神,落实国标委对**批团体标准试点单位下达的任务和提出的工作要求,前不久,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在河北廊坊组织召开了第二届“全国工程机械行业标准化工作会议”。

      完善标准体系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会长祁俊在会上就行业标准化发展规划及团体标准的制定工作进行了宣传、动员。他指出,标准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性工作,深化标准化改革,实施标准化战略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质增效、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为了解决我国目前标准体系不完善、管理体制不顺畅、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不适应问题,国务院于2015年3月发布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此次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健全统一协调、运行高效、政府与市场共治的标准化管理体制,形成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协同推进的标准化工作格局,有效支撑统一市场体系建设,让标准成为对质量的“硬约束”,推动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

      在此背景下,国标委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文件要求,于2015年6月5日正式发文《国家标准委办公室关于下达团体标准试点工作任务的通知》,确认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为**批团体标准试点单位,并下达了包括:建立团体标准化相关制度,制定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标准化工作专家委员会章程、标准化工作专家委员会管理规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章程、标准化工作委员会管理规定等文件。制定《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安全通用要求》、《掘进机械定义、术语及类组划分》、《掘进机操作、使用通用规范》等四十余项市场急需的团体标准,组织实施重要的团体标准,总结团体标准实施效果。研究团体标准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提出团体标准的服务和引导、规范和监督的建议等几项具体任务和工作要求。

      祁俊介绍说:“协会自2011年起开始制订协会标准,目前已发布30项,立项27项;同时,还组织分支机构等对行业内标准的梳理、标准体系的建设做了一些基础性工作,下一步还要制定标准化工作“十三五”规划,这些对于推进行业今后团体标准的发展具有指导性意义。”

      他提出,协会所属各专业分支机构是行业标准工作的具体抓手,企业是标准工作的核心力量,今后协会将以专业分支机构作为团体标准组织起草的基本机构,希望与会代表畅所欲言,建言献策,积极参与到团体标准的工作中来,使工程机械行业团体标准的发展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并得到贯彻执行。

      激发市场活力

      随后,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苏子孟作题为《领会精神,抓好落实,开创工程机械行业标准化工作新局面》的工作报告。他首先对大家自2014年首届标准化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所做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对接下来的行业标准化工作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具体工作建议。

      苏子孟认为,国务院近期发布的《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是国家标准化工作改革的重要指导性文件。该方案结合当前我国标准化工作中存在问题,分析了深层次原因,提出了改革的总体目标,明确了改革的基本原则、措施和具体实施阶段。尤其是在标准体系的改革方面,把政府单一供给的现行标准体系转变为由政府主导制定标准和市场自主制定标准共同构成的新型标准体系。大力提倡培育发展由市场自主制定的团体标准。鼓励具备相应能力的协会等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标准,供市场自愿选用,以增加标准的有效供给。

      在标准管理上,对团体标准不设行政许可,由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自主制定发布,通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团体标准发展指导意见和标准化良好行为规范,对团体标准进行必要的规范、引导和监督。

      在工作推进上,选择市场化程度高、技术创新活跃、产品类标准较多的领域,先行开展团体标准试点工作。支持专利融入团体标准,推动技术进步。方案的实施,对培育发展团体标准,放开搞活企业标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国务院文件发布后,协会领导高度重视,在组织学习和领会精神的同时,积极向国标委汇报行业发展和协会标准化工作开展情况,积极争取作为工程机械行业团体标准的试点单位。2015年6月5日国标委发文确认该协会为团体标准试点单位,并下达了任务、提出了要求。

      苏子孟提出,这次协会能够成为团体标准试点单位,是国家标准委对大家过去工作的认可和对行业发展的支持。同时,也对标准工作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积极落实、保质保量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不辜负国家有关部门和企业的期望。

      他要求在明确试点任务和要求的基础上,做好团体标准的工作计划,包括:成立协会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行业标准化工作,确立行业标准化工作的大政方针和重大决策,推动行业标准化工作国际交流;按照国标委试点工作任务要求建章立制,完善标准化工作管理,逐步建立由协会主导,以分支机构为组织机构的专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负责团体标准申报、组织起草、征求意见、审批报批,宣贯落实等工作;组建行业标准化工作专家委员会;继续系统地组织开展分行业的标准普查,调查、梳理涉及本行业及产品的国标、行标、地标及国际标准,建立起分行业标准体系和框架,为做好团体标准打下良好的基础。

      加强与国际接轨

      对于协会标准化下一步的工作安排,苏子孟介绍说:通过协会、分会及标委会对行业现有标准进行普查和梳理,查明涉及工程机械的国标、行标和团体标准共计有1031项,其中国标470项、行业标准526项,地标5项,团体标准30项。主要分布在6个全国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5个分技术委员会中,标委会之间还有部分产品交叉。因此,摸清家底,处理好协会、协会分支机构和相关标委会的工作关系,完善好标准管理体系是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当前的重点工作。

      同时下一步协会将完成对《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标准管理办法》的修改,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交协会理事会表决通过;在年底前完成工程机械行业标准化“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在“十三五”标准规划框架中,协会根据行业1031项标准,将行业团体标准的顶层设计纳入之中,重点制定工程机械行业安全、环保、健康、舒适、定义、术语、服务标准并使之体系化,同时也重视主机和关键零部件产品可靠性,建立与施工工法、土木工程、地质构造相结合的接口标准等;进一步加强国内外标准和法规情况的沟通和交流。

      通过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大力推广中国标准,推动中国标准、认证等境外互认。以中国标准“走出去”带动我国产品、技术、装备、服务“走出去”;加强相关研究工作。成立有关技术法规、施工工法、节能减排、国际法规、化学物质、职业技能鉴定等研究组,加强标准化工作的横向联系,提高标准化工作的适用性;加强团体标准的质量管理。今后无论是标准立项、审批,还是起草、修订,无论是格式、内容,还是审核、发布,都要严把质量关,达不到要求的标准绝不发布。除了新制订的团体标准外,要完成好已经发布的30项协会标准的修改和完善工作,以便统一到团体标准的范畴;加强团体标准的宣贯工作。

      未来任重道远

      标准是行业发展的基础,是调结构、促发展的重要工具和支撑,工程机械行业团体标准试点工作刚刚起步,未来任重而道远。

      正如苏子孟在讲话中所说:我们要以团体标准试点单位为契机,围绕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标准化工作改革总要求,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下,以企业为核心,充分发挥各分支机构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各标委会、检测机构、研究院所和大专院校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发挥好用户在标准化工作的作用,利用好现有资源,加快工程机械团体标准的推进。逐步建立起以安全、环保、健康为重点领域的工程机械行业标准化体系,提高工程机械产品可靠性指标相关标准要求,促进产品质量的总体提升。

      同时,坚持与国际接轨,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借鉴发达国家标准化管理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结合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实际,利用二至三个五年规划的实施,在工程机械涉及安全、环保和健康领域的污染物排放、噪声等诸多标准方面赶上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相关资讯
    • 2018年仪器仪表行业增速将达9 这些需求将爆发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强化实体经济吸引力和竞争力,优化存量资源配置,强化创新驱动,发挥好消费的基础性作用,促进有效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合理增长。2018年世界经济虽然有望继续复苏,但不确定性因素始终存在,美国政府美国优先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对[详细]
    • 追赶机器人“四大家族”
        导读:中国国产机器人市占率从2013年的26提升到了2016年的33,三分天下有了国产机器人的一份,但依然是跟跑者。从搬运、码垛、焊接等生产活动,到读报、陪护等生活活动,再到排雷、战斗等军事活动,机器人时代正在来临。机器人是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制造业重要自动化装备。按照应用领域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详细]
    • 机器人智造 从“有”到“好用”
        虽然,像《复仇者联盟》里钢铁侠这样的战斗机器人目前仍旧停留在科幻电影里。但作为20世纪人类伟大的发明之一,以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为主的机器人产业已经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生产等各种领域。其中,工业机器人与工业大规模生产息息相关,能提高效率、削减生产成本、提升品质、降低能耗。从2015年《中国制造2025》规划落地开始,我国的机器人产业已进入高速的追赶期,同时,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加速向高端产品[详细]
    • 国家资源库先导工程二阶段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培训会议召开
        5月14日至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重庆市举办了“国家宏观经济信息资源库先导工程二阶段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培训会议”,为各省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提供技术指导及经验分享。为了实现“十三五”期间全国重点用能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不低于15、单位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不低于18的目标,国家发改委开启了“国家宏观经济信息资源库[详细]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