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助推工程机械行业优化生产工艺
  • 市场分析
  • 2015-08-28 09:37
  • 来源:中国液压网
  • 标签:
  •   智能制造是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它在制造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诸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等。通过人与智能机器的合作共事,去扩大、延伸和部分地取代人类专家在制造过程中的脑力劳动。它把制造自动化的概念更新,扩展到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在工程机械领域,智能制造的概念就是将生产、加工等流程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信息化改造,以达到提高效率、提升产品精度等级和优化生产工艺等目的。

      智能制造有推手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日前撰文表示,通过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我国制造强国建设进程。为此,将推进实施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和高端装备创新工程。

      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张峰日前表示,工信部在贯彻“互联网+”指导意见中,工作主要定位在“两个重点”和“两个支撑”。这“两个重点”叫推进“互联网+”协同制造和“互联网+”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的融合发展。同时还有“两个支撑”,这“两个支撑”就是推动全社会“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就是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满足、跟上全社会“互联网+”的需要。我们的基础设施虽然说经过多年的努力,自己和自己比有很大的进步,但是和国际上的先进国家相比,包括下一步要实施“互联网+”,这里需要大量的资源和大量的基础设施加以支撑,所以这作为我们支撑的一个重点。同样,在支撑“互联网+”方面,我们还有很多的设备,比如刚才讲到了“互联网+”的器件、软件、芯片等,也要跟得上“互联网+”,才能够使“互联网+”更好地为全社会提供高速的宽带基础设施和软硬件产品应用的服务支撑。这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将成为未来产业竞争的制高点。要抢占这一制高点,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也是实现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根本路径。实施智能制造工程,要紧密围绕重点制造领域的关键环节,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装备融合的集成创新和工程应用。要支持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开发智能产品和智能装置并实现产业化。要在基础条件好、需求迫切的重点地区、行业和企业中,分类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及应用推广。要加快建立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和信息安全保障系统,搭建智能制造网络系统平台。

      到2020年,制造业重点领域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30%,产品生产周期降低30%,不良品率降低30%;到2025年,制造业重点领域全面实现智能化,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50%,产品生产周期降低50%,不良品率降低50%。

      智能制造是核心

      “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是:经过10年的奋斗,到2025年,中国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进入世界制造强国的行列。

      “‘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是创新驱动发展,主线是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主攻方向是智能制造,*终实现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日前在2015智能制造国际会议上如是说,“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是实现制造业智能制造。

      如今,新一轮工业革命方兴未艾,其根本动力在于科技创新。其中,信息技术指数级增长、数字化网络化进步和集成式智能化创新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三大根本动力。

      互联网能够有效缩短信息交互的时空距离,其强大的互动性正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并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走向服务化。

      在制造企业中,运用*早、*好的互联网技术之一莫过于电子商务。距离市场*近的制造业销售端,把营销渠道搬上互联网后,不仅丰富了销售渠道,拓展了销售市场,还降低了营销成本。如今,电子商务正从传统的交易平台向研发设计平台、生产加工平台、物流配送平台、金融融资平台拓展和转型,完善了生态链条,使企业更具战略竞争力。

      不仅如此,利用互联网,制造企业内部分工正变得更加专业和精细,不同企业的原材料供应、机器运行、产品生产、销售营销都由网络化系统来统一调度和分派,产业链的上下游协作也因此变得更实时化。

      “与发达制造国家相比,中国制造业基础的确相对较弱,但互联网应用和创新却更有优势。利用中国市场多层次、规模大的特点,加快互联网技术应用,将有效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主任龚晓峰说。

      当前,信息化*先进的美国、制造业*强的德国、制造业*大的中国在各自的国家战略中都提出了工业4.0、工业互联网、互联网等战略,并成为热门话题。德国工业4.0是立足机械制造、自动化工业、工业软件等领域的优势,基于CPS信息物理系统,在智能工厂与智能生产两个方向展开研究;而美国工业互联网是基于美国全球**的互联网等IT技术,通过CPS信息物理系统,*终目的是实现“再工业化”;中国“互联网战略”明确指出了“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装备等十大领域,实现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

      三个国家的战略侧重点不同,但聚焦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基于CPS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工厂。因此,通过底层设备的互联互通、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决策支持、可视化展现等技术手段,实现智能化生产过程的管理与控制,*终建设成智能生产的智能工厂,这就是中国制造企业实现工业4.0、工业互联网、互联网的突破口与落脚点。

      从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发展一定是趋同的,而发展的方式一定是存异的,只有保持自己特色,只有自主独立的发展才能找到适合方式,一味的跟在别人后面只能做个模仿者。

      在近两年,受到金融政策、项目开工和市场饱和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进入新常态,行业企业变得冷静了许多,开始修炼“内功”,将产品质量和研发而非市场营销放在**位,更多的企业加强对制造业智能化产品的研究,以通过技术革新向市场发起挑战,而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因势利导,以时而动才能在企业进行技术革新时做到事半功倍。

    相关资讯
    • 2018年仪器仪表行业增速将达9 这些需求将爆发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强化实体经济吸引力和竞争力,优化存量资源配置,强化创新驱动,发挥好消费的基础性作用,促进有效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合理增长。2018年世界经济虽然有望继续复苏,但不确定性因素始终存在,美国政府美国优先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对[详细]
    • 追赶机器人“四大家族”
        导读:中国国产机器人市占率从2013年的26提升到了2016年的33,三分天下有了国产机器人的一份,但依然是跟跑者。从搬运、码垛、焊接等生产活动,到读报、陪护等生活活动,再到排雷、战斗等军事活动,机器人时代正在来临。机器人是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制造业重要自动化装备。按照应用领域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详细]
    • 机器人智造 从“有”到“好用”
        虽然,像《复仇者联盟》里钢铁侠这样的战斗机器人目前仍旧停留在科幻电影里。但作为20世纪人类伟大的发明之一,以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为主的机器人产业已经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生产等各种领域。其中,工业机器人与工业大规模生产息息相关,能提高效率、削减生产成本、提升品质、降低能耗。从2015年《中国制造2025》规划落地开始,我国的机器人产业已进入高速的追赶期,同时,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加速向高端产品[详细]
    • 国家资源库先导工程二阶段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培训会议召开
        5月14日至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重庆市举办了“国家宏观经济信息资源库先导工程二阶段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培训会议”,为各省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提供技术指导及经验分享。为了实现“十三五”期间全国重点用能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不低于15、单位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不低于18的目标,国家发改委开启了“国家宏观经济信息资源库[详细]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