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国产化 多一点真诚少一些套路!
  • 市场分析
  • 2017-03-09 15:48
  • 来源:中国液压网
  • 标签:
  •   在工程机械行业竞争激烈的今天,每个工程机械厂家都制造出自己的机械型号和自己的品牌,工程机械市场上机械种类可以说是琳琅满目,也可以说是满目疮痍,为什么这样说呢?

      从近几年的工程机械市场销售来看各个经销商业务员为了推销都打起了感情牌,什么抵制日货啊,支持国产啊,弘扬名族品牌啊等等....就是抵我们也得拿出实力和实地行动跟人家抵不是,国家也在这方面拿出了不少优惠政策和扶持,像我们很多国产品牌机械用的发动机,液压泵,阀,包括电脑板啊都是依赖进口,用的*多的还是国外品牌,说这些拿什么证明抵制日货?

      说这些呢也不是说国产的不好,只是有些地方呢确实存在不足,在这里举几个例子,比如说:

      机械的保值不稳定,机器在工作一段时间,机主想要转让时却发现机器贬值很厉害,一算账这几年干活没挣钱,甚至亏钱,合资品牌保值比较稳定,这个让购买国产机械的用户受到很大损失。

      购机门槛低,在竞争激烈的机械市场,很多经销商为了提高销售业绩,放低机械的首付门槛,五万八万就能按揭一台机器,很多本没有能力购买客户在这种政策的诱导下,借款,贷高利贷付上了机器的首付,拉回去才发现租赁市场饱和没活干,还要打月供,降低租赁费用,扰乱了租赁市场,在这样恶性循环的市场都发现搞机械不挣钱了,没有能力还按揭款的客户在几次预期还款后,经销商将机器拖回后拍卖,客户拉了一屁股债,致富倒成了返贫。

      机型的大毛病没有,小毛病不断,配件复杂,不能统一化,同吨位的配件不能通用,同一批生产的机型配件不一样,经销商的配件库存不足,在市场上也很难购买配件。很多机器都工作在交通不便的地方,机械出现问题维修真的麻烦。

      机械*基本的液压油缸,油缸上缺少不了一样东西那就是油封,现在市场上很多机械都存在普遍现象,同一品牌同等型号的机型,同部位的油缸,比如说控制铲斗的铲斗油缸,很多品牌同一批出来的机器,油封都不一样,甚至连售后都不清楚这个机型的铲斗油缸油封用哪一种,必须得拆解开量尺寸才能维修,从而在维修上浪费很多时间和不便,不光油封油缸也是如此,甚至有些车型的油缸没有配件,坏了只能换总成,维修成本高。希望同等机型的油缸能做以改进,大众化,标准化。

      液压管路,液压胶管过早老化,机器还没报废就到处漏油。液压管路的接头可以说太复杂了,很多液压管接头不好找,型号不统一,在工期很紧时油管爆了,想在本地做一根,发现接头配不到,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过此类问题?

      机型的电路毛病多配件昂贵,比如仪表,传感器,电脑版,油门电机,电磁阀等

    相关资讯
    • 2018年仪器仪表行业增速将达9 这些需求将爆发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强化实体经济吸引力和竞争力,优化存量资源配置,强化创新驱动,发挥好消费的基础性作用,促进有效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合理增长。2018年世界经济虽然有望继续复苏,但不确定性因素始终存在,美国政府美国优先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对[详细]
    • 追赶机器人“四大家族”
        导读:中国国产机器人市占率从2013年的26提升到了2016年的33,三分天下有了国产机器人的一份,但依然是跟跑者。从搬运、码垛、焊接等生产活动,到读报、陪护等生活活动,再到排雷、战斗等军事活动,机器人时代正在来临。机器人是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制造业重要自动化装备。按照应用领域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详细]
    • 机器人智造 从“有”到“好用”
        虽然,像《复仇者联盟》里钢铁侠这样的战斗机器人目前仍旧停留在科幻电影里。但作为20世纪人类伟大的发明之一,以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为主的机器人产业已经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生产等各种领域。其中,工业机器人与工业大规模生产息息相关,能提高效率、削减生产成本、提升品质、降低能耗。从2015年《中国制造2025》规划落地开始,我国的机器人产业已进入高速的追赶期,同时,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加速向高端产品[详细]
    • 国家资源库先导工程二阶段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培训会议召开
        5月14日至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重庆市举办了“国家宏观经济信息资源库先导工程二阶段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培训会议”,为各省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提供技术指导及经验分享。为了实现“十三五”期间全国重点用能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不低于15、单位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不低于18的目标,国家发改委开启了“国家宏观经济信息资源库[详细]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