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谈卧式液压二次结构浇灌专用泵优势
  • 市场分析
  • 2017-08-15 14:12
  • 来源:中国液压网
  • 标签:
  •   卧式液压二次结构浇灌专用泵狭窄施工环境的选择,卧式液压二次结构浇灌专用泵主要优势介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建设越来越多,特别是现代化的居民小区,工程建设都会选择混凝土细石输送设备,但是如何选一台性能好、质量高、价格还便宜的机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特别是框架楼的二次结构浇筑这块,有许多人都被它的难以浇筑、人工效率低不、工作量大、费用高、而感到头疼。

      液压二次结构浇灌专用泵优势采用了液压S阀管原理输送,不仅能够有效的输送砂浆,就连带有石子的砂浆照样顺利输送,并且在使用完后清理管道也是非常的方便,只需用清水冲洗至没有砂浆即可,再不用反复的拆卸管道了,既省事又省力,一切都为了用户能够施工顺利而考虑,并且经过多次改良,我公司生产的细石混凝土泵的主要动力是配备了一台11kw三相380v的异步电动机,利用能源转换将机械能转换为液压能,并推动活塞进行往复做功,因为是两个活塞交替工作,所以该细石混凝土泵彻底解决了脉冲间隔时间长,效率地等缺陷,料缸将料吸入并打入S型阀管中这个过程中两者配合要求非常精准,若时机不对将不能出料,而且S阀与眼睛板的配合也是十分紧密的,因为这是为了防止压力大时物料会从缝隙中挤压出来,造成压力不足,那么怎么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呢,为此做出了很多的改进,终决定该液压二次结构浇灌专用泵优势使用了超高硬度的合金材质作为密封环,可以将使用寿命提升至普通机的5倍以上!

      卧式二次结构浇灌专用泵性能特点:

      *.采用先进平滑的s管阀换向:能满足细石混凝土或商品细石混凝土的输送,并不宜堵管;

      *.眼镜板和切割环:采用高硬耐磨合金材料,寿命更长;

      *.出口压力高:能满足高层建筑和远距离施工的输送要求;

      *.液压油冷却采用风冷系统:冷却效果好,使用简便,不易对油液产生污染;

      *.采用无级手动变排量:可以满足众多用户对出料速度的不同要求;

      *.先进的无线远控功能:提高远控距离,方便远控操作,使产品更具人性化;

      *.高耐磨的混凝土缸:保证并增长了混凝土泵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用户的维修费用;

      *.新工艺内孔镀铬的主油缸:从而避免由于油液脏而使主油缸损坏的难题;

      *.高耐磨的眼镜板和切割环:采用大面积硬质合金镶嵌是目前*新科技,从而提高使用眼镜; *、泵机的使用功率非常小,只有11kw,在无电源的情况下只需配一台*小型的发电机即可工作。 *、泵机价格实惠,有微型砂浆泵,微型细石混凝土泵,微型混凝土泵三种配置供客户选择。 *、采用活塞结构自动空压技术,工作压力大,泵送距离远,泵送高度高。

    相关资讯
    • 2018年仪器仪表行业增速将达9 这些需求将爆发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强化实体经济吸引力和竞争力,优化存量资源配置,强化创新驱动,发挥好消费的基础性作用,促进有效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合理增长。2018年世界经济虽然有望继续复苏,但不确定性因素始终存在,美国政府美国优先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对[详细]
    • 追赶机器人“四大家族”
        导读:中国国产机器人市占率从2013年的26提升到了2016年的33,三分天下有了国产机器人的一份,但依然是跟跑者。从搬运、码垛、焊接等生产活动,到读报、陪护等生活活动,再到排雷、战斗等军事活动,机器人时代正在来临。机器人是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制造业重要自动化装备。按照应用领域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详细]
    • 机器人智造 从“有”到“好用”
        虽然,像《复仇者联盟》里钢铁侠这样的战斗机器人目前仍旧停留在科幻电影里。但作为20世纪人类伟大的发明之一,以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为主的机器人产业已经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生产等各种领域。其中,工业机器人与工业大规模生产息息相关,能提高效率、削减生产成本、提升品质、降低能耗。从2015年《中国制造2025》规划落地开始,我国的机器人产业已进入高速的追赶期,同时,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加速向高端产品[详细]
    • 国家资源库先导工程二阶段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培训会议召开
        5月14日至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重庆市举办了“国家宏观经济信息资源库先导工程二阶段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培训会议”,为各省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提供技术指导及经验分享。为了实现“十三五”期间全国重点用能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不低于15、单位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不低于18的目标,国家发改委开启了“国家宏观经济信息资源库[详细]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