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浪潮掀起三大技术支撑智能制造
  • 行业资讯
  • 2025-04-23 05:11
  • 来源:中国机床网
  • 标签:
  • [br]   近日,在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于上海召开的“2015第五届中国智能产业高峰论坛”上,多位院士、专家解读了人工智能、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的趋势和技术。[br] [br]   继移动互联网之后,人工智能浪潮已开始掀起。今年5、6月,国务院连续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和《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两个国家战略层面的文件,将我国智能产业推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在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近日于上海召开的“2015第五届中国智能产业高峰论坛”上,多位院士、专家解读了人工智能、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的趋势和技术。[br]
    [br]   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在分析“中国制造2025”时认为,支撑智能制造的三大技术是:机器人、智能装备以及3D打印。[br] [br]   这其中,我国高端机器人和数控机床都处在产业化的艰苦攻关期,而3D打印技术正处于产业发展的起步期和企业的跑马圈地期。[br] [br]   卢秉恒认为,3D打印*符合工业4.0的制造工艺。它给制造业带来颠覆性变革——产品开发周期与成本成倍下降,基本上是原来的1/3至1/5,使用材料利用率由5%提升至85%。GE公司做了一个非常创新的工作,用3D打印把20个零件合成了1个零件,提高燃油效率15%,发动机前进了一代。[br] [br]   他还认为,中国制造在基础研究方面要强调三个新的基础:传感器、软件、大数据。[br] [br]   如今,大数据已成为网络时代人类社会的重要资产,被称之为“新时代的石油”。而手机、电视机、汽车和聊天机器人等作为“传感器”,为互联网商提供源源不断的大数据资产。各行各业的大数据,规模从TB到PB到EB到ZB,以三个数据级的阶梯迅速发展。[br] [br]   此外,机器人也在人工智能领域扮演重要角色。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认为,当前应该更多研发的不是人型机器人,而是云机器人。在云计算数据中心,用成千上万台的CPU+GPU服务器架构,通过大数据样本做混合的大规模深度学习的并行训练,可确定几十亿个参数的人工神经,成为人工智能又一大亮点。[br] [br]   “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可有力支撑云机器人如何听说、如何看、如何想,而解决机器人如何动作的‘智能制造2025’迎来了我国机器人的春天。”[br] [br]   生物识别同样是人工智能的重要一环。《关于继续推进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一共有11项“重点行动”,*后一个就是“互联网+人工智能”,其中特别提到“生物特征识别”的研发和产业化,为产业智能化升级夯实基础。[br] [br]   百度的特点是连接人与信息,阿里巴巴是连接人与商品,腾讯是连接人与人。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谭铁牛认为,“互联网+”的本质就是“以人为本,连接一切。”既然是以人为本,一定要知道这个人是谁,所以“生物识别”将是智能化时代的一个关键技术。[br] [br]   谭铁牛认为,可穿戴设备蕴含生物识别巨大的发展空间。在未来,生物识别将以“云”服务的形式提供。用户本身成为一个采集设备,通过可穿戴设备等智能终端、智能汽车、智能家居等行业内的生物识别数据收集和互换,形成云端数据库从而实现精准垂直服务。[br]
    相关资讯
    • 河北首泰装备专注石英砂磁选设备
      磁选机又称磁选设备,是利用磁性设备根据物料的磁性特性对磁性物料进行分离的机械设备。一般用于磁性矿石的生产和分选。如矿物、回收和原材料应用。[详细]
    • 广东首泰装备供应第三代石英砂磁选设备
      首泰装备永磁滚筒磁选机的工作原理是物料通过料仓-皮带进入磁场区,在重力、磁力、离心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磁性矿物吸附在磁辊表面并旋转到达精矿料仓;部分未吸附的磁性矿粒、非磁性矿粒和较弱的矿粒磁性进入下一阶段进行重新分选。[详细]
    • TK611数控铣镗床河南兰考油田基地使用
      TXK611数显卧式镗床:镗、铣、钻、攻,是镗床中应用常用的一种。它主要是孔加工,镗孔精度可达IT7,除扩大工件上已铸出或已加工的孔外,卧式镗床还能铣削螺纹、平面、钻削、加工端面和凸缘的外圆,以及切螺纹等,主要用在单件小批量生产和修理车间,是大型箱体零件加工的主要设备。可根据客户需要加装数控转台[详细]
    • 清凉一夏~鸿海精密TX68卧式镗床数显面板
      清凉一夏~鸿海精密TX68卧式镗床数显面板由滕州鸿海精密机床有限公司提供[详细]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