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中国目前人才远不足以支撑制造业转型
  • 市场分析
  • 2018-01-21 00:10
  •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 标签:

  • "  自中国政府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规划,制造业转型、智能制造就成为当下热门词汇。电源及散热管理解决方案厂商巨头台达公司副董事长尹镟博今天向网易财经表示,这一转型的*大障碍是人才。而先进的企业等越来越乐于同高校等机构合作,建立实验室并培养其需要的人才。
    "
    "  “中国制造2025”提出中国力争到2025年从制造大国转型为制造强国,而诸多研究人士认为,以中国目前的工业基础,实现这种转型十分困难。工信部部长苗圩此前就对媒体表示,中国制造2025同德国的工业4.0时间上一致,但是德国目前整体上处于工业3.0阶段,而中国的大部分工业企业还需要补上从2.0到3.0的课。
    "
    "  尹镟博今天指出,目前来看,中国工业领域的人才,远远不足以支撑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的这一过程。他表示,从技术水平上看,是可以满足需求的,“信息沟通很发达,德国、日本等世界先进企业所拥有的技术,全球互联互通,中国都可以享用,*大的障碍是人才,中国没有足够的合适的人才来应用这些技术。”
    "
    "  一位工业装备领域的分析人士也向网易财经表示,技术并不是*大的问题,中国工业领域的人才*缺乏的是足够的经验和熟练的工艺水平。多数领域使用的都是刚走出校门的职校学生。
    "
    "  而企业同高校机构合作,设立研究室成为越来越普遍的做法。西门子、松下、ABB等国际先进企业在中国都有在高校设立研究室的大量案例。台达同样也在谋求更多同高校合作的机会,据台达企业信息部周志宏透露,自2009年至今,该公司与高校共建立了27个实验室,每年使用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人数超过6000人。
    "
    相关资讯
    • 2018年仪器仪表行业增速将达9 这些需求将爆发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强化实体经济吸引力和竞争力,优化存量资源配置,强化创新驱动,发挥好消费的基础性作用,促进有效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合理增长。2018年世界经济虽然有望继续复苏,但不确定性因素始终存在,美国政府美国优先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对[详细]
    • 追赶机器人“四大家族”
        导读:中国国产机器人市占率从2013年的26提升到了2016年的33,三分天下有了国产机器人的一份,但依然是跟跑者。从搬运、码垛、焊接等生产活动,到读报、陪护等生活活动,再到排雷、战斗等军事活动,机器人时代正在来临。机器人是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制造业重要自动化装备。按照应用领域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详细]
    • 机器人智造 从“有”到“好用”
        虽然,像《复仇者联盟》里钢铁侠这样的战斗机器人目前仍旧停留在科幻电影里。但作为20世纪人类伟大的发明之一,以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为主的机器人产业已经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生产等各种领域。其中,工业机器人与工业大规模生产息息相关,能提高效率、削减生产成本、提升品质、降低能耗。从2015年《中国制造2025》规划落地开始,我国的机器人产业已进入高速的追赶期,同时,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加速向高端产品[详细]
    • 国家资源库先导工程二阶段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培训会议召开
        5月14日至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重庆市举办了“国家宏观经济信息资源库先导工程二阶段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培训会议”,为各省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提供技术指导及经验分享。为了实现“十三五”期间全国重点用能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不低于15、单位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不低于18的目标,国家发改委开启了“国家宏观经济信息资源库[详细]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