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目前经营依然良好,发动机业务依然强劲[br][br][br][img]/uploads/allimg/140623/35-140623111631127.jpg[/img][br][br] 2014年4月份潍柴发动机销量4.6万台,同比增长约15,依然好于行业的增速。潍柴重卡发动机1季度的销量达到9万辆以上,市占率达到45以上,较去年同期提升约3个百分点,符合我们年初关于潍柴发动机在2014年市占率继续提升的预判。[br] 林德液压产品试配良好,力争获得三分之一的高端市场[br] 林德液压正积极在中国市场推进国产化。产品研发方面,林德液压已与山推、中联重科等客户进行产品匹配,反馈良好;在生产方面,林德液压的国内工厂已开始建设,预计2015年投产。目前中国的高压液压产品全部依赖进口,市场空间约150亿元。按照20净利率,有望每年为潍柴贡献10~15亿的净利润。此外,林德液压还将与潍柴的发动机实现整体供货,进一步打开公司发动机在挖掘机等工程机械领域的市场。[br] 凯傲业务逐渐恢复,未来将独立运营[br] 凯傲业绩有所恢复,今年一季度订单同比增长4.4.未来凯傲会进一步与潍柴的合作,将通过国产化进军中端叉车业务(由潍柴旗下的扬柴提供发动机),扩大市场份额并提升盈利水平。未来潍柴将实现对凯傲的并表,但会让凯傲独立运营。[br] 福田康明斯事情对公司*大的冲击已经过去[br] 近年来重卡车企的垂直一体化一直是潍柴的估值阴影。我们认为,除了背靠集团的三大重卡企业外,以目前重卡整车企业的盈利能力,很难支撑起在发动机上持续的研发投入。市场此前对福康投产大排量发动机的解读过于悲观,正如福田与潍柴续签战略合作协议即是两家企业对于这一事件影响的回应,未来资本市场的认识将逐步矫正。[br] 我们认为福康事件对公司估值冲击的*坏时刻已过去,中长期*悲观的情形也只是福田重卡业务在发动机的采购上由潍柴和福康平分秋色,潍柴在主流中端重卡发动机业务的龙头地位难以撼动;而公司在工程机械市场的开拓完全可以弥补这一不利因素。[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