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中国制造正在迈出“由大变强”**步。国务院日前印发《中国制造2025》提出,围绕九项战略任务和重点,完善八方面战略支撑与保障,通过“三步走”,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宏伟的蓝图和详细的规划,让中国制造这艘大船驶上新的风口。[br][br] 在《中国制造2025》中,核心转变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改革创新则是勾勒中国制造上天入海蓝图的一条主线。从今天开始,我们梳理几大关键领域,力求进行*细致入微的剖析,寻求制造业变革带来的新机遇。[br][br] 5月19日,热议已久的《中国制造2025》由国务院正式发布,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个十年的行动纲领。规划明确三步走战略目标,以及九大任务和八项支撑措施。[br][br]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宏观研究部主任贾晋京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该规划体现了系统性、协同性和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特点。[br][br] 针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可能的障碍,规划提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等八项措施作为战略支撑和保障。“八项措施体现了综合性、系统性的特点,主要目标是为制造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研究室主任吕铁对记者说。[br][br] 在上述信息影响下,昨日A股市场上机器人、科大智能、东土科技等与中国制造概念相关的个股亦是强势涨停![br][br] 三步走迈向制造强国[br][br] 规划力争通过“三步走”来实现战略目标。**步: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br][br] 规划提出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等九项任务,其中还将要突破发展的重点领域细化为包括信息技术产业在内的十大领域。[br][br] 吕铁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三步走战略是比较事实求是的,是立足于我国制造业实际的安排。它不同于德国工业4.0计划只针对高新技术,而是将围绕整个制造业做大、做精、做强。我国制造业中不同的行业差异很大,某些行业需要长期积累。”记者注意到,此前工信部部长苗圩也表示:“中国制造必须走工业2.0补课、工业3.0普及和工业4.0示范的并联式发展道路。”[br][br]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排在规划指导思想**位的是创新驱动,同时,位列战略任务首位的也是提升创新能力。[br][br] 吕铁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规划将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而不是扩大制造业规模作为基本的政策指向。这也体现了生产性投资驱动向创新性投资驱动的转变。”[br][br] 八项措施是战略支撑[br][br] 但是,制造业发展依然面临体制机制和市场环境的障碍。吕铁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制造业的资金回报率才5到6,和金融、房地产行业相比制造业的平均利润率很低。如果没有相应扶持措施,企业不可能长期从事制造业领域。”基于此,吕铁之前曾撰文指出要让制造业的高生产率反映到资本的回报上,从根本上优化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环境,坚定企业家投资实业的信心,解决制造业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br][br] 此外,贾晋京还提及中国制造在产业链中地位的上升很难突破,这主要是由企业的组织行为能力决定的,而这又取决于一个国家的金融配置能力。有了强大的金融支撑能力,中国制造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才能上升。[br][br] 规划*后提出八项措施作为战略支撑和保障,包括: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中小微企业政策、进一步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健全组织实施机制等。“八项战略支撑都是针对我国制造业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的系统性的举措。有长期举措,如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完善金融扶持和加大财税政策力度则是中短期需要做的。”吕铁说。[br][br] 十大重点领域大力突破[br][br]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中国制造2025》重点提及了大力推动十大重点领域突破发展,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br][br] “上述十大领域均都将对应A股市场相应行业的投资机会。”有券商策略分析师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比如信息技术产业中的网络安全设备,工业大数据、工业平台软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中,设计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领域中,有可穿戴设备、远程诊疗等。[br][br] 从A股市场的投资角度看,除了可关注上述领域外,投资者还可以将视觉放在围绕智能制造相关的领域,主要的行业分布集中在机械、计算机、电子和电气设备。[br][br] 其中工业自动化、传感器、软件和工业以太网将是*为直接受益的行业,具体投资标的包括:机器人、广日股份、东土科技、华工科技、京山轻机、汉得信息、鼎捷软件、东土科技。另外在电力设备方面还可关注汇川技术、宏发股份、长园集团、正泰电器、英威腾、新时达、合康变频等。[br][br] 泉州轻纺企业尝试“敏捷制造”利润从5升到15[br][br] 泉州的传统轻纺服装企业正在尝试被专家称之为“品牌2.0”的创新商业模式,以此进行“二次创业”。而这正发生在《泉州制造2025》纲要制作和发布的背景之下。“我们并不清楚这趟专列究竟能够将我们带到哪里,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现在车来了我们不上车,之后是否还有车我们更不清楚。”福建海天轻纺集团董事长助理张树升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中国制造2025》规划发布之前,首个地方性的制造规划《泉州制造2025》纲要已在今年3月由泉州市政府宣布通过,纲要的核心设计者同时也参与了《中国制造2025》的制定。那么,走在全国前列的泉州究竟已经做了哪些有益尝试,面临了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走进泉州。[br][br] 传统制造的二次创业[br][br] 库存周转天数从40多天增长到80多天,应收款的周转天数也从30多天增长到80多天,毛利增长到37亿元后一直在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