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穿过林间小路,五大连池湖畔,黑土地一下子闯入眼帘,一眼望不到边。这里就是位于“北大荒”的引龙河农场,“生活在小城镇,工作在希望的田野上”,这是高中对其工作生活的这片热土*直白的描述。[br]
[br]
高中拥有约翰迪尔9660、9670大型收割机,7830、8270、9320大型拖拉机,还拥有约翰迪尔348打捆机、4720自走式喷雾机、耕耘机等一系列约翰迪尔大型农业机械。毫无疑问,他是引龙河农场的大型农机领路人,年近50的他,推动了引龙河农场的农机体制变革,促使大型农机在引龙河农场快速发展推广,当然也为当地的农业经济提供了加速度。[br]
[br]
高中:“北大荒”的大型农机领路人[br]
[br]
生于斯长于斯的高中,当年由于高考安排中出现的一次失误,仅以三分之差,与梦想中的大学失之交臂。[br]
[br]
18岁便开始工作的高中,抓住了工作中的又一次改变他人生的机会,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单位中选拔性的考试——“党政企管班”。1988年,两年的学习使高中的学识更加丰富,视野更加开阔,也随即在引龙河农场第十三队开始了自己为之奋斗不懈的农业事业。[br]
[br]
在引龙河农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可以说是高中前半生职业生涯的*主要任务。这一干就是十几年,转眼到了1996年,多年的工作经验,让高中深知推行改革,提高效率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高中便连夜整理了对农场改革的意见,其中就包括农机体制的改革。高中建议农场,推行农机的个人所有制,并推动个人投资引进大型农业机械。高中说:“当时农场土地非常多,拥有20多台国产拖拉机,70多人的工作队伍,只有通过改革,来提高工作效率和大家的积极性。”[br]
[br]
高中的建议得到了引龙河农场党委的重视,研究决定,同意了高中的要求,将农机进行改革,并且引进大型化农机。当时的改革虽然也遇到了各种困难,但是还是成功推行,为农场带来了改革的春天,极大地释放了农场的生产力,提高了生产的积极性和利润。[br]
[br]
不断扩大的农机战舰[br]
[br]
新的改革形势下,很多人不愿意种地,也不愿意购买农场流转出来的设备。高中告诉我们:“当时的一台设备大多在40多万元,一是老百姓没有那么多钱购买,二是大家都不愿意承担这种责任。”高中回忆当时的处境,自己倡导的改革必须要推行,高中带头购买了40多万元的大型拖拉机,但是购买设备的钱全部是用的高利贷。[br]
[br]
做人要勇于担当,大胜靠德,小胜靠智。高中下血本买回来的设备也没让高中失望,不断的盈利。高中的设备数量也从一台变两台,两台变四台,实现了滚雪球式的增长。[br]
[br]
2005年,高中开始引进梦寐以求的大型约翰迪尔收割机。之前,由于种种因素,约翰迪尔的大型收割机一直未能引进到农场。有了资金实力和体制支持的高中,将梦想中的约翰迪尔9660大型收割机终于买回来了。过了一年的磨合期,在2007年,风调雨顺,粮食获得大丰收,9660收割机也迎来了作业的高峰。[br]
[br]
据高中介绍,当年9660收割机为其带来了100多万元的收入,这为其继续经营农机事业奠定了深厚的资金基础。之后,高中又陆续购买了约翰迪尔9670大型收割机,约翰迪尔7830、8270、9320大型拖拉机,约翰迪尔自走式喷雾机等全系列约翰迪尔设备。[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