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走出去再突破 中广核华龙一号望落地非洲
  • 市场分析
  • 2025-04-19 21:52
  • 来源:中国液压网
  • 标签:
  • [br]   9月7日,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与肯尼亚能源与石油部下属的核电局在大亚湾核电基地正式签署了《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与肯尼亚核电局关于肯尼亚核电开发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根据谅解备忘录,中广核与肯尼亚核电局双方将基于华龙一号技术及其改进技术,在肯尼亚核电开发和能力建设方面开展全面合作,包括:研发、建设、运营、燃料供应、核安全、核安保、核废物管理和退役等领域。[br] [br]   肯尼亚代表团由肯尼亚核电局执行主席和CEO、肯尼亚能源与石油部首席地质学家、肯尼亚国会能源委员会成员、肯尼亚能源监管委员会总司长等成员组成。9月6日至9月11日访华期间,除签署谅解备忘录外,肯尼亚代表团还将深入考察中广核的核电工程建设、生产运营、科技研发等整体能力,与中广核就如何有效开展肯尼亚核电人才培养、如何有序快速推进肯尼亚核电项目开发工作等议题进行研讨,明确后续合作计划等进行深入交流。此外,肯尼亚代表团还将与国家能源局讨论政府层面合作事宜。[br] [br]   据悉,肯尼亚石油及矿产资源丰富,政治稳定,宏观经济运行平稳,为东非地区性大国和**大经济体,对外资投资有较大吸引力。肯尼亚现有电力装机容量约200万千瓦。目前农村电网覆盖率仅为10%,全国仅30%。根据肯尼亚政府的规划,预计2016年装机容量将达到500万千瓦,2030年规划装机容量将到1700万千瓦。根据肯尼亚政府规划,肯尼亚计划在2030年前分4期建设4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br] [br]   肯尼亚核电局是肯尼亚能源与石油部下属机构,既是政府机构,又将是未来核电站的业主,负责从政府层面推进肯尼亚核电项目建设。2012年,根据国家能源局的安排,以肯尼亚核电局董事会成员为主的代表团对中广核进行了实地考察,之后双方保持沟通。2015年5月,中广核代表团对肯尼亚进行了访问,双方就核电开发的合作事宜达成基本共识。[br] [br]   肯尼亚是中国“一带一路”建设在非洲的重要落脚点,国家能源局明确表示全力支持中广核以华龙一号及其改进型技术开发肯尼亚核电项目。谅解备忘录的签署,是中广核积极践行我国核电“走出去”战略以及“一带一路”建设具里程碑式的行动。中广核将牵头中国联队开发肯尼亚核电项目,对我国核电技术装备“走出去”做出积极贡献。[br] [br]   作为由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特大型清洁能源企业,中广核致力于成为全球**的清洁能源提供商与服务商。目前,中广核在运和具备商运条件的核电机组14台,保持我国*大的核电运营商地位;在建核电机组12台,保持全球*大核电建造商地位。另外,中广核已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专业化的核电生产、工程建设、科技研发、核燃料供应保障体系,形成了风电、水电、太阳能、节能产业等清洁能源产业共同发展的布局。[br]
    相关资讯
    • 2018年仪器仪表行业增速将达9 这些需求将爆发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强化实体经济吸引力和竞争力,优化存量资源配置,强化创新驱动,发挥好消费的基础性作用,促进有效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合理增长。2018年世界经济虽然有望继续复苏,但不确定性因素始终存在,美国政府美国优先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对[详细]
    • 追赶机器人“四大家族”
        导读:中国国产机器人市占率从2013年的26提升到了2016年的33,三分天下有了国产机器人的一份,但依然是跟跑者。从搬运、码垛、焊接等生产活动,到读报、陪护等生活活动,再到排雷、战斗等军事活动,机器人时代正在来临。机器人是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制造业重要自动化装备。按照应用领域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详细]
    • 机器人智造 从“有”到“好用”
        虽然,像《复仇者联盟》里钢铁侠这样的战斗机器人目前仍旧停留在科幻电影里。但作为20世纪人类伟大的发明之一,以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为主的机器人产业已经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生产等各种领域。其中,工业机器人与工业大规模生产息息相关,能提高效率、削减生产成本、提升品质、降低能耗。从2015年《中国制造2025》规划落地开始,我国的机器人产业已进入高速的追赶期,同时,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加速向高端产品[详细]
    • 国家资源库先导工程二阶段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培训会议召开
        5月14日至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重庆市举办了“国家宏观经济信息资源库先导工程二阶段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培训会议”,为各省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提供技术指导及经验分享。为了实现“十三五”期间全国重点用能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不低于15、单位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不低于18的目标,国家发改委开启了“国家宏观经济信息资源库[详细]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