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领域放射性核素活度测量比对总结会”顺利召开
  • 市场分析
  • 2018-05-23 09:50
  • 来源:全球阀门网
  • 标签: 核电 计量 比对
  •   日前,“核电领域放射性核素活度测量比对总结会”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召开,为历时近1年、参比实验室支撑全国核电运行总量半数以上机组的专项计量比对工作圆满划上句号。中国计量院电离辐射所活度室作为主导实验室,从溯源性上保障了6种核电站重点监测核素活度测量的准确可靠,为成功举行这次比对提供了关键支持。

      中国计量院副院长宋淑英,中国计量院电离辐射所、国家标准物质资源共享平台、苏州热工研究院相关部门负责人,中广核集团大亚湾、阳江、台山、防城港、宁德、红沿河6大核电基地及中核集团、环保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中国疾控中心辐射安全所等16家参比实验室人员出席总结会议。

      宋淑英强调了计量比对工作对于保障测量结果溯源性的重要意义,并希望各参比实验室仔细分析比对结果,查找问题、认真总结,将有益经验应用到后续检测工作中,不断改进和提升核电检测质量。

      中国计量院电离辐射所活度计量专家分别作了比对工作技术总结和放射性核素活度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苏州热工研究院、环保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相关专家分别作了中广核集团监测质控工作以及国家核电辐射监测与质控的报告。国家标准物质资源共享平台负责人介绍了平台开展专题服务整体情况。

      与会代表交流研讨

      与会代表们还结合核电站运行和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具体需求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并与中国计量院在开展联合研究、能力验证与比对和人员培训等方面达成了后续合作意向。

      此次比对是在核电行业的安全、环保和质量意识不断提升的大背景下开展的。比对项目涉及的氢-3、镉-109、钴-57、钴-60、铯-137和镅-241等6种放射性核素,均与核电站运行安全监测、运行效率监测、核电大修监测、流出物中放射性核素监测、环境保护监测密切相关。中国计量院电离辐射所活度室起草了比对方案,并制备了经标准装置定值、量值国际等效的比对样品发放到各参比实验室。今年1月,中国计量院对收到的各参比实验室测量结果进行了评价分析,就比对测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理并*终形成了报告定稿,为提升参比实验室监测数据质量、保障核电运行及环境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

      中广核苏州热工研究院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田朝晖、中广核辐射监测技术公司副总经理问清华等代表核电化学检测的质量管理部门对中国计量院此次专题服务的重要性和专业水平给予了高度评价。田朝晖表示,当前每个核电厂机组每年都有一万多份检测数据报表,这些报表关系到核电机组运行、大修检测和流出物检测等各个方面,数据的准确可靠是关键。本次比对客观检验了核电行业关键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是核电放射化学专业已开展的计量比对中专业性水平*高的一次,对于核电检测质量提升具有示范意义和引领作用。

    推荐文章
    相关资讯
    • 2018年仪器仪表行业增速将达9 这些需求将爆发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强化实体经济吸引力和竞争力,优化存量资源配置,强化创新驱动,发挥好消费的基础性作用,促进有效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合理增长。2018年世界经济虽然有望继续复苏,但不确定性因素始终存在,美国政府美国优先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对[详细]
    • 追赶机器人“四大家族”
        导读:中国国产机器人市占率从2013年的26提升到了2016年的33,三分天下有了国产机器人的一份,但依然是跟跑者。从搬运、码垛、焊接等生产活动,到读报、陪护等生活活动,再到排雷、战斗等军事活动,机器人时代正在来临。机器人是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制造业重要自动化装备。按照应用领域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详细]
    • 机器人智造 从“有”到“好用”
        虽然,像《复仇者联盟》里钢铁侠这样的战斗机器人目前仍旧停留在科幻电影里。但作为20世纪人类伟大的发明之一,以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为主的机器人产业已经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生产等各种领域。其中,工业机器人与工业大规模生产息息相关,能提高效率、削减生产成本、提升品质、降低能耗。从2015年《中国制造2025》规划落地开始,我国的机器人产业已进入高速的追赶期,同时,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加速向高端产品[详细]
    • 国家资源库先导工程二阶段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培训会议召开
        5月14日至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重庆市举办了“国家宏观经济信息资源库先导工程二阶段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培训会议”,为各省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提供技术指导及经验分享。为了实现“十三五”期间全国重点用能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不低于15、单位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不低于18的目标,国家发改委开启了“国家宏观经济信息资源库[详细]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