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能化为特征的新型制造业“拔地而起”,发展新型制造业成为人民生活改善和社会进步的必经之路。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德国目前正在推动的工业4.0和美国的信息-物理系统技术,都提出了以互联网和大数据为手段,以知识为核心的智能制造。我国工业化与信息化相融合的“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正是高度重视智能制造的体现。
物联网技术“搭手”智能制造产业
当下,物联网技术迅猛发展。德稻物联网大师巴士连认为,工业4.0是指当前制造业自动化和数据交换的技术趋势,包括信息物理系统、物联网、云计算和认知计算。三个基本原则是分散、信息流、互操作。巴士连说,“不管你怎么看待它,没有这三大原则,也就没有工业4.0了。现在去中心化,就意味着并不是总是从中心的角度看,而是以分散离散的角度看问题,也就是说机器本身就可以做决定了。”
在巴士连看来,分散化意味着信息物理系统可以自行决策,自主的完成任务。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外部干扰时或者和既定目标冲突时,才由上级系统处理任务。信息流是指创建一个虚拟实体的能力,它对应于真实实体的数字系统,并使用设备来提供上下文信息以完成任务。互操作是指不同的实体相互沟通交流,交换信息。
例如目前比较流行的汽车自动驾驶。智慧驾驶是与物联网关联度非常高的技术。汽车的物联网,现在可以说基础设施日臻成熟,包括5G的技术也在逐渐进入技术测试阶段,相应的汽车之间的物联网,包括它的沟通协议、识别的**的标识,包括它自组织系统内在逻辑,在欧洲的汽车工业协会,都有相关的工作日程,逐渐完善汽车物联网的顶层设计。据了解,中车株洲所推出的一款智慧列车,就属于自动驾驶领域。
“智能工厂”助推智能制造产业转型升级
在中国企业联合会和德稻集团联合打造的“智能制造领航班”上,江苏南通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的“智能化工厂”,给人印象深刻。
作为2015年国家工信部认定的全国船舶行业**的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早在2007年,南通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便超前谋划,着手生产、设计业务流程的信息化改造,实施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融合战略,并在此后获得“江苏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称号。2012年开始积极寻求突破,将扩大机器人应用和实施生产线改造等智能制造手段作为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切入点,以大幅降低人工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改善作业环境、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从而持续提升企业竞争力。目前已建成6条机器人生产线,智能制造的示范经验在系统内外、船舶业界得到了一定的辐射和推广,为中国船舶行业提升船舶制造水平和能力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2018年新年伊始,南通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建造的国产首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2万TEU级集装箱船成功命名交付。该船是南通中远海运川崎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船型,为目前中国船厂完工交付的*先进集装箱船。这是南通中远海运川崎继2013年自主设计完成13386TEU系列集装箱船建造之后又一力作,不仅再次刷新我国完工交付*大箱位集装箱船纪录,也标志着中远海运重工跻身超大型集装箱船建造世界**方阵。
“智能制造领航班”部分企业学员表示,通过技术的学习,更凸显出管理部门和研发部门、管理部门和信息化部门合作、协调的重要性。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副院长宫琳建议,每个行业和企业都具备特殊性,“关键是形成一个逐渐的机制,逐步提升迭代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