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汽车基本概况
自动驾驶汽车(又称“无人驾驶汽车”)是依靠人工智能、视觉计算、雷达、监控装置和 全球定位系统协同合作,让电脑可以在没有任何人类主动的操作下,自动安全地操作机 动车辆。自从 1886 年卡尔?本茨发明了世界上**台汽车后,人们便开始有了让它自动 行驶的构想,伴随着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自动驾驶技术有了空前的进步。
自动驾驶来的可能比预想的早,2月15日晚上,在2018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由百度Apollo开放平台赋能的百余辆自动驾驶汽车跑上港珠澳大桥,并在无人驾驶模式下完成“8”字交叉跑的高难度动作。此次亮相的自动驾驶车队涵盖了多种车型,包括与比亚迪合作的自动驾驶新能源汽车,与金龙客车合作的自动驾驶微循环巴士,与智行者科技合作的无人驾驶扫路机和无人驾驶物流车等,从而满足人们家用出行、园区接驳、城市清洁、物流运输等全方位的需求。
全球无人驾驶汽车市场规模
自动驾驶技术在不断地发展和成熟起来,未来将占领巨大的市场空间。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无人驾驶汽车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35年自动驾驶汽车将成为新车销售主流,自动驾驶将对人类出行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
全球无人驾驶汽车市场规模预测(亿美元;左轴)、同比(右轴)
无人驾驶汽车销量预测(百万辆)
自动驾驶架构分析
自动驾驶由三个部分构成,分别是感知层、认知与判断层、执行层。其中感知层硬件包括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用于探测汽车周围的环境信息。认知与判断层涉及算法、应用软件与芯片,计算对应传感器测量的数据。不同处理器、视觉芯片的数据汇总到自动驾驶运算平台进行大规模运算,*后给执行层发出指令。执行层则对应电子刹车、电子助力转向、电子车身稳定系统等。
自动驾驶架构情况
ADAS整体渗透率较低,潜在空间较大
目前ADAS市场规模约100亿美元,主要是多种技术和方案尚未成熟,渗透率仍然较低。随着技术发展,前装市场的渗透率已经逐步提高,未来市场空间逐渐打开可期。预计到2020年,ADAS的前装渗透率有望达到 50%,2030 年 90%以上的新车将搭载ADAS。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2020年 ADAS 市场规模在175至300亿美元之间。当前*先进的智能汽车搭载17个自动驾驶应用的传感器,到2030年将达到29 个。
前装市场ADAS渗透率
自动驾驶接受度提升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调查,世界各地对自动驾驶汽车的整体信任度在不断提升,尤其是亚太地区。在亚太区,日本、韩国和印度的多数消费者仍认为自动驾驶汽车不安全,而中国消费者的信心与信赖度已有了显著提升,和去年62%的人认为自动驾驶不安全相比,如今74%的人认为自动驾驶是安全的。
客户体验是关键
尽管未来自动驾驶将改变出行,不过根据德勤的调研数据,亚太地区消费者对自动驾驶技术开发企业的信心存在差异。大部分消费者,尤其是中国消费者信任的并非汽车制造商,他们当中有53%的人认为,专攻自动驾驶技术的企业更能实现自动驾驶汽车的商用。而在日本,仅有12%的人有此看法。
客户体验是能让车企脱颖而出的关键。在选择汽车产品时,多数消费者认为服务比设计重要三倍。部分车企可选择制造奢侈品牌车,其他车企则要做车辆硬件和服务软件整合,用实用主义来满足消费者*基本的出行需求。
中国有望率先实现规模化
事实上,中国政府已开始出台相关政策为自动驾驶保驾护航。在规划层面,2018年1月,国家发改委公布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0年,中国智能汽车新车占比达到50%,中高级别智能汽车实现市场化应用;到2025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路网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信息安全体系全面形成,而且新车基本实现智能化,高级别智能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法规层面,北京、上海和广州都已积极出台相关法规,以便对路测进行规范。
目前,尽管中国无人驾驶行业起步较晚,在L2和L3领域落后于欧美,但此格局会在L4时代打破。“中国极有可能成为世界上*大的无人驾驶汽车市场,并拥有世界**的L4技术以及相关应用。我们预计,到2030年,中国L4级别无人驾驶新车年销量将超50万辆,约占全球年销量的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