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高液压夯实设施效应的研讨
  • 技术应用
  • 2012-01-31 09:27
  • 来源:中国液压网
  • 标签:
  •   目前,由于大型设备无法进入上述区域,而小型设备施工时铺层较薄,且较薄的铺层分层回填时,前一层压实度虽然检测时达到了规范的要求,但随着回填土的再次压实,下层被压实过的土壤在振动力的作用下又有了松动。当上层土层被压实时,由于小型设备能量较小,无法向更深层传播,无法保证下层的土壤也达到与上层一样的压实度。针对这种现象,笔者提出了一种新型夯实设备来解决铺层较薄、压实度不足的问题。

      1 RH IC工作原理及对桥台夯实的特点

      1. 1目前桥台分层回填压实的特点

      桥台回填压实的施工方案如所示,通常在施工中,桥台与路基之间会留有长为Lm的未压实路段,为后来换土回填后压实区域。回填距离与桥台高度有关,在Lm区域内,大型设备无法进入或进入后对桥台影响较大。长久以来,对此段连接处的处理方案是:铺层较薄(施工规范中为2 5 45 cm),利用小型压实设备分层碾压。由于土壤弹性和阻尼的存在,小型设备的能量无法向深层传播,只使表面较浅位置被压实,只有表层压实度达到要求,而下层被压实的土壤在上层虚铺层和振动力的作用下又会渐渐变松,造成每一层的压实度虽然在检测时都达到了规范要求,但整体压实度可能达不到规定压实度。如果铺层较薄,当分层碾压时,层与层之间的压实度不同还将引起层间滑移,破坏整体强度。

      1. 2高速液压夯实机性能简介

      高速液压夯实机( Rapid Hydraulic Impact Compactor,简称RH IC)的基本工作原理是:液压缸在液压与电控系统的作用下将夯锤提升至设定高度后,液压系统换向,夯锤在重力和加力系统的共同作用下加速下落,*后击打在带有缓冲垫的夯板上,通过夯板夯实地面。夯锤上升前,先对蓄能器充液保压,至设定压力后,开始上升,工作原理所示。因此, RH IC可以大于自由落体加速度下落,提高了打击能量及单位时间内的打击次数。夯击完成后,又可在液压系统的作用下对夯实后的土壤保压以避免夯后应力反弹。

      与传统的夯实技术(强夯等)相比, RH IC作用力峰值小,作用时间长,具有作用柔和、不易剪切填层流线且移位方便等特点。每分钟的高频率作用次数又可弥补其能量不足,使得每个夯点的压实度高而均匀。与传统的表层碾压设备(压路机等)相比,其贯穿能力强而均匀,在基础处理中不易形成表层硬结,可在较大的深度范围内获得较均匀的密实度。

      1. 3高速液压夯实机动力学模型

      夯锤在液压系统作用下以大于自由落体速度夯在着力装置上,这一过程作用时间短,产生较大冲击力,使土壤颗粒产生运动,*终被压实。

      设夯锤的质量为m 1,作用装置的质量为m 2,作用装置半径为r 0,液压系统的加力系数为。根据碰撞理论有m 1 v 11 +m 2 v 21 = m 1 v 12 + m 2 v 22( 1)夯锤受自重及液压系统的作用力,在与作用装置碰撞前瞬间有1 2 m 1 v 2 11 = (1+ )m 1 gh j( 2)夯锤下落与作用装置碰撞前的速度为v 11单位m /s,底座此时速度为v 21 = 0.碰撞瞬间极为短暂,土壤的变形可以忽略。

      此时,v 12 = v 22 = m 1 v 11 m 1 + m 2 = m 1 m 1 + m 2( 1+ )gh j( 3)式中: v 12、v 22为碰撞后落锤与作用装置的速度,两速度相等。

      根据参考文献可知,式中: m为被压实材料柱的质量, kg;为液压系统的加力系数; h j为落锤的下落高度, m; E为变形模量, Pa;0为被压实材料表面上的*大应力,N /m 2; !为被压材料的上下层应力比值;为被压实土厚, m.

      从式( 5)可以看出, RH IC对土壤的压实深度值与其自身的参数如行程高度h j、加力系数、夯锤与底座重量以及冲击底座的*大应力值、材料的变形模量及沿被压层深度分布的应力等都有很大关系。

      2试验方案为验证RH IC对铺层回填压实的性能,对该设备进行相应的试验研究。根据JTJ033 - 95?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试验规程要求,在级配良好试验用土上(级配曲线如所示),采用标准重锤法测定试验用土的含水量与干密度的关系。

      试验土的击实试验曲线如所示:则其*大干密度为1 922 g/ cm 3,*佳含水量为13 6% .

      在试验室中,取长、宽、高尺寸分别为400 cm、400 cm、150 cm的土槽,在此土槽上分6层回填。

      每层填厚为25 cm,分9个点均布夯实,其布点及分层顺序所示。试验过程中,测量每个测点的沉降量和压实度。

      3试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3. 1夯击次数对沉降量的影响分析

      RH IC夯击时沉降量与夯击次数之间的关系曲线。由图可知,土槽中回填土的总沉降量随夯击次数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少,在第15次夯击处,沉降量达到*大值。说明对于地基压实后的补强或预消除工后沉降量, RH IC法15次夯击能达到施工要求。

      为了得到RH IC对土壤深度的影响,分别对回填1 5 m的土坑分6层检测不同夯击次数时土壤的变形量。可以看出,夯击次数对深度不同的土壤沉降量影响较大。如夯击3锤时,各层绝对沉降量与其层数近似成直线上升关系。这是因为,夯击3锤时,土壤比较松软,能量由于几何阻尼和土壤的黏性阻尼衰减较快,上部因吸收能量多,沉降量大;下部吸收能量较少,沉降量较小。 6锤以后,各层变形量随着夯击次数的增加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主要是六锤之后,表层土壤基本成弹性土或刚性土,土壤形变不大,能量向更深处传播。从图可以看出,第三、四层的变形较大,而考虑到RH IC工作装置重量较轻、提升高度只有1 2 m,能量衰减较快。因此,底层变形量较小,能量大部分被上层土壤吸收。仅当上层土壤成绝对刚性时,次下层土壤才会不断被夯实。

      3. 2夯击次数对压实度的影响分析

      RH IC对土壤的夯实性能及对土层不同深度的影响规律如所示,从图可以看出,不同的夯击次数下,土壤的压实度与其层数(即区间深度)

      基本成直线关系。当夯击次数较少,如3锤时,其直线的斜率较大,即表层影响较大,而深层影响较小,这与沉降量变化基本一致。随着夯击次数的增多,斜率平缓,而压实度整体有较大提高,说明能量向更深层土壤传播,因此, RH IC适合深层压实。

      夯击次数对压实度的影响关系所示,可以看出,在每一层中,压实度随压实次数的增加,总体呈上升趋势。在12次夯击处,土壤压实度达到**个峰值,说明此时的压实度基本达到了很好的压实效果。如果要求更高的压实度,则需要有更多的夯击次数才能满足。因此,可以认为12次的夯击为较好的施工次数。这与强夯理论中一定的落高、底面半径及重量的夯锤其影响深度是一定的基本吻合,说明试验结果可靠。此类RH IC设备用于桥头台背回填施工时,可以选择1 5 m填方,每点夯击12次的方案。该方案能保证较大的压实度,较大的沉降量以及较低的能耗。

      4结论

      ( 1)建立RH IC设备的动力学模型,得到其影响深度的理论公式。

      ( 2)试验结果表明: RH IC在对1 5 m深填方土基处理时,在15次夯击时土壤总沉降量达到*大。

      ( 3)夯击次数对压实度的影响较大。随着夯击次数的增加,深层压实度增加很快,说明RH IC设备适合深层土壤压实。

      ( 4)夯击12次时整体压实度较高,表层压实度达95% ,平均压实度可达93% ,基本满足1 5 m回填夯实时的施工要求,推荐以后在桥台施工时,可采用1 5 m回填夯击12次方法施工。

    相关资讯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