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供油系统的计算与分析(1)离心泵流量Q1=750LPmin(2)主液压泵理论流量主液压泵理论排量:481@10-6m3Pr主液压泵转速(与主电机相同):737rPmin主液压泵理论流量:Q2=481@737U355(LPmin)(3)主电机功率P=pq式中:p液压泵的工作压力,p=21@106Pa;q液压泵的理论流量,q=355@10-3P60U5.9@10-3(m3Ps)。
_P=21@106@5.9@10-3U124(kW)从以上计算及、可以看出,离心泵与主液压泵属于串联连接,且Q1mQ2,导致主液压泵吸油口处压力较大,这是造成主液压泵噪声大的主要原因。主液压泵的泄漏油口汇接在离心泵与主液压泵之间,使泄漏油口始终在一定的压力之下,这是造成主液压泵端头漏油的主要原因。
新设计供油环节的计算与分析根据液压系统的要求,新设计的供油环节所采用的元器件规格明细表如所示。主液压泵理论流量主液压泵理论排量:250@10-6m3Pr主液压泵转速(与主电机相同):1450rPmin主液压泵理论流量:Q2=250@1450=362.5(LPmin)(3)主电机功率P=pq式中:p液压泵的工作压力,p=21@106Pa;q液压泵的理论流量,q=362.5@10-3P60U6.04@10-3(m3Ps)。P=21@106@6.04@10-3U127(kW)为防止主液压泵吸空及由其他因素而引起流量变化,的流量必须大于主液压泵,但两者之间必须很好地匹配,这可以从油路加以控制。
对原供油方式的改造增加旁路回路在离心泵与(主油箱)进油口之间增加旁路调节回路,安装手动调节装置,使两泵之间的流量能随时调节。改变泄漏油口的汇接位置将原泄漏油口直接汇接在离心泵进油口处,在离心泵启动后主液压泵的泄漏油口能形成一定的负压,使泄漏回油畅通。
改造完成后,试机验收完全能满足使用要求,克服了原供油环节存在的主要缺陷,主液压泵运转良好、稳定。同样条件下,现场测量噪声为69dB,主液压泵温度为54e左右。在近三年的使用期间,此系统没有进行过维修,达到了改造的预期目的。
几种新型压力机问世J53-630B型压力机的轴端平衡操纵方式,简化了结构,提高了可靠性;提高摩擦带使用寿命,并可在全行程任意位置随时刹车,提高了安全可靠性;自动润滑装置使主螺旋副处于良好的润滑状态;还备有气动和液压两种顶料方式,可根据用户的不同需要任意选择。